近年来,南昌大学食品学院与中德联合研究院的熊勇华、黄小林团队在多功能荧光纳米探针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这些研究不仅推动了荧光纳米探针的设计与应用,也为多功能材料体系的丰富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物质支持。
多功能荧光纳米探针因其在生物成像、传感器及医学诊断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荧光纳米探针主要依赖有机荧光染料作为荧光组分,但这些染料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面临聚集诱导淬灭的问题。此外,大多数无机纳米颗粒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固有的特征吸收,与荧光材料组合时,可能引发内滤效应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等问题,从而严重限制了复合探针的发光性能。因此,如何合理设计多功能荧光纳米探针的结构,并解析其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成为该领域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熊勇华和黄小林团队通过结合聚集诱导发光材料与疏水性无机纳米粒子(如胶体金、磁性纳米粒子等),采用配体驱动相分离乳液自组装策略,成功制备了一系列具备荧光、比色和磁性功能的多功能荧光纳米探针。研究揭示了双组分的自组装行为、相分离和结构演变规律,深入解析了结构与光学、磁学及光热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这些成果为多功能荧光纳米探针在多色/多模式标记、免疫层析以及光热杀菌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多功能荧光纳米探针的独特优势在于其结合了有机和无机组分的特性,能够通过两种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获得一些意料之外的新功能。特别是由有机发光染料与无机纳米颗粒(如贵金属、磁性纳米颗粒、量子点等)组成的多功能荧光纳米探针,已在生物传感和生物成像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生物成像中,这些探针能够提供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成像效果,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支持。
此外,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已在多个领域的权威期刊上发表,进一步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不仅为多功能荧光纳米探针的理性设计与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多功能材料体系的丰富与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