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上,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共享协作倡议正式发布,标志着全球科研合作与开放科学理念的新进展。该倡议提出了四项重要行动,旨在加强国际科研合作,促进科学发展的可持续性。
首先,倡议强调共建全球网络,提升规模潜力。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建立一个开放、互联的科研基础设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科研资源的使用效率。通过国家、地区及组织间的协作,致力于打破科研壁垒,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
其次,倡导贯彻开放原则,统一标准规范。这一点对于保证科研成果的可重用性和可重复性至关重要。统一的标准可以减少科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确保数据共享的透明性。
第三,倡导共享协作模式,推进持续发展。通过搭建合作平台,鼓励各方参与,形成一个既有利于科研人员, 又能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生态圈。这样的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科研效率,还能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落地,推动知识的实际应用。
最后,共议监测方法,增进互信水平。制定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机制,有助于建立各国科研机构之间的信任,确保合作的有效性与透明度。这对于科研合作的持续推进尤为重要。
2023年8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2024—2033年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十年》决议。杨卫院士指出,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在实现这一目标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构建开放和包容的科研体系,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然而,在推动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共享协作的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规模建设、政治经济因素、技术标准以及法律伦理等方面的问题。杨卫强调,各国在推动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时,应尊重本土法律,并携手合作,以实现高质量的科研网络。
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共享协作倡议不仅有助于增强科学研究的透明度、可重用性、可重复性和可持续性,还将推动科研成果惠及全球。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及企业应共同努力,投入长期支持,确保开放科学的理念在未来实践中落地生根。在全球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将为推动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新的动能。
上海研润光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以研发、生产、非标定制自动化生产检测设备,计算机软件开发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主导产品包括硬度计、试验机、金相制样、自准直仪、工业自动化生产检测设备,综合显微镜、三坐标、圆度仪、轮廓仪、影像测量仪、长度计量仪器、进口产品等光学和材料性能检测仪器。自2005年以来,公司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大学、科研机构、航空航天、电子、机械、汽车、纺织、五金、塑胶、印刷、食品、医院、包装、模具等部门行业,为其实验室建立、规划,产品研发、检验提供了软硬件支持。如有相关需要,点此咨询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