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准直仪/平面度检查仪MC030系列
- 1401(1X5) 双向自准直仪(6-10米)
- 1401-15/20 双向自准直仪(15-20米)
- S1401 数显双向自准直仪(6-10米)
- S1401-15 数显双向自准直仪(15-20米)
- YR-1S 数显自准直仪(30米,1秒)
- YR-0.1S 数显自准直仪(30米,0.1秒)
- YR1000U-3050 光电自准直仪(25/10米)
- YR25PC02 光电自准直仪(25米,0.2角秒)
- YR25TL02 光电自准直仪(25米,0.2角秒)
- YR25D10 电子自准直仪(25米,1.0角秒)
- YR20TL05 光电自准直仪(20米,0.5角秒)
- YR20W10 远程自准直仪(20米,1.0角秒)
- YR10PC01 光电自准直仪(10米,0.1角秒)
- YR10TL01 光电自准直仪(10米,0.1角秒)
- YR2038 电子自准直仪(10米,1角秒)
- YR10TL03 光电自准直仪(10米,0.3角秒)
- YR10W06 远程自准直仪(10米,0.6角秒)
- YR05TL02 光电自准直仪(5米,0.2角秒)
- YR04TL001 光电自准直仪(4米,0.01角秒)
- YR05GMS 电子比较测角仪
- YR0515GMM 小型电子比较测角仪
- YROP10 电子式光学平行差测量仪
- YR8-36 金属多面棱体
- YR140-205 多齿分度台
- YR-001D 自准直仪多轴位移工作台
- YR-01X 自准直仪旋转位移工作台
- YR-SL 自准直仪升降工作台
- YR-5L 自准直仪光学五棱镜
- 自准直仪 金相切割机
- 自准直仪 硬度计
- 电子试验机 三坐标测量机
- 显微镜 影像测量仪
- 硬度计 显微镜
- 硬度计,试验机 圆度仪,轮廓仪
- 金相切割机 洛氏硬度计
- 维氏硬度计 布氏硬度计
- 硬度计 硬度计
- 硬度计 切割机
- 切割机 切割机
- 自准直仪 自准直仪
- 自准直仪 显微硬度计
- 上海研润光机科技有限公司前身是国家仪器技
- 术研究所,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以研发、
- 生产、非标定制自动化生产检测设备,计算机
- 软件开发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主导产品:材
- 料仪器、光学仪器、自动化生产检测设备等。
|
|
|
自准直仪下腰椎间盘切除手术的优缺点总结 |
本站文字和内容版权为上海研润光学自准直仪自准直仪制造厂所有http://www.cnbai.net;转载请注明出处 |
自准直仪下腰椎间盘切除手术的优缺点总结
近几十年来,微创外科(minimally inversive surgery,MIS)的开展使脊柱外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特别是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治疗发展较快,先后出现了经皮后外侧入路髓核化学溶解术(chemonucleolysis)、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lumbar discectomy, PLD)和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等。然而这些微创治疗方法普遍存在的缺陷是手术适应征局限,若选择不当疗效较传统手术差、非直视下操作、医生和患者被动接受X线照射等,在临床使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在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方面寻找一种既能达到传统手术切除之疗效,又能将手术本身创伤降到最低的方法已成为医生和患者的共同愿望。随着光学和机电技术的发展,内窥镜下的微创手术治疗已经在外科领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由于种种原因,用于腰椎间盘切除的光电准直仪内窥镜系统(microendoscopic disectomy MED)直到1997年才在国外最终被研制成功并应用于临床,同年该技术被引入国内,近十年的临床应用实践表明,MED将逐渐替代传统手术,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自准直仪技术的应用将取代MED成为治疗LDH的主流技术。
1.和传统手术比较自准直仪和med都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和术后恢复快、对脊柱稳定性破坏小等优点。
2.med缺点是缺少周围视野的立体感, 工作通道有限, 操作很受限制,手术适应证较窄。
3.自准直仪物镜带光源,能够照亮手术视野,大大改善传统手术手术视野光线不足的缺陷。自准直仪放大倍数可达10 倍,神经根、静脉丛、硬膜等组织分辨率高,甚至可清楚显露神经根上的细小血管。不仅仅是创口小,在手术操作中由于视野的清晰度,操作的创伤减至最低,充分显示了光电准直仪的优势。
4.自准直仪具有广泛的适应证, 对游离型、钙化型及椎管狭窄、复发性椎间盘、椎间植骨融合术的治疗优于med
5缺点:个人觉得牵拉和出血甚于med,这个需要操作技巧。
优点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缺点是有时减压不彻底,理论上自准直仪在操作上适应症更广,不像椎间盘镜受钙化狭窄等的限制
加上磨钻,自准直仪上几乎什么都能搞
缺点:费用昂贵
简述各种椎间盘手术的装备和投入
小开窗:单钩和一把椎板钳、一把髓核钳。1-3万元(除外C臂X光机,G臂X光机,各种导航设备)
MED:枢法模系统。大概50-80万元(除外C臂X光机,G臂X光机,各种导航设备)
椎间孔镜(内窥镜、侧路镜):大概50-100万元(除外C臂X光机,G臂X光机,各种导航设备)
自准直仪手术:枢法模系统加自准直仪再加磨钻系统:MED+自准直仪30-50万,再+枢法模磨钻系统20余万元
在技术发展周期越来越短的今天,值不值这么多的投入?我们是否陷入了无止境的无限设备投入陷阱当中了?对于有一定病人规模的医院,尚且可以承担,对于普通的综合骨科是否能够负担这样的经济投入?
求新、求变?其实很困惑、也矛盾!
|
合作站点:http://www.am17.net/
合作站点:http://www.am17.cn/
合作站点:http://www.yr1718.com.cn/
合作站点:http://www.cnnoet.net/
|
|